查看原文
其他

从经堂语到中埃、中阿友谊的桥梁(下)

陈嘉厚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陈嘉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阿拉伯语言文学家,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教授,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国家级研究项目《汉语-阿拉伯语词典》牵头人和定稿者,《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四卷阿拉伯文译稿的校改和定稿者。



音频



前文


从经堂语到中埃、中阿友谊的桥梁(上)


正文


在新一代翻译人才培养出来之前,一些重要外事活动的口笔译任务只能落到马坚教授和刘麟瑞教授身上。笔译任务,如请马坚教授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口译任务,如毛主席或周总理会见埃及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或著名社会活动家,都由马教授或刘教授做翻译。

1958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见也门王太子巴德尔,刘麟瑞先生(后排左一)担任翻译。


外宾常常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奇,怎么中国也有如此精通阿拉伯语、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阿拉伯通?新中国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这里,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两件与阿拉伯语有关的往事,都很有意思,至今令人难忘:

1

第一件往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有印尼、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基斯坦五国领导人共同倡议于1955年4月18日在印尼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340名代表出席。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与会,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了与会者普遍赞同。会议排除了种种干扰,在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后圆满结束,而《公报》和《宣言》产生的“万隆精神”影响深远。

北大刘麟瑞教授作为阿拉伯语翻译随团赴会,在会议期间,周总理曾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举行会谈,这是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由刘教授做翻译。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同埃及总统纳赛尔交谈


一听到翻译说阿拉伯语,纳赛尔总统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他万万没有想到沟通双方思想的语言不是国际场合常见的英语,竟然是他自己的母语——阿拉伯语,而且翻译的水平很高,语音纯正、语调自然流畅,遣词造句优美,意思表达清楚准确。

当纳赛尔总统被告知翻译是北京大学教授,也是一位穆斯林学者,而且还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学子时,他被深深感动了。他把周总理精心安排阿语翻译看成是中国政府对他本人、对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人民,以及对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是体现中国政府建立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姿态。纳赛尔由衷地钦佩周总理的谦逊、豁达、诚信、智慧和远见,认为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朋友。

会场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满堂欢声笑语,大家虽然初次见面,却胜似故友重逢,言谈中透着浓浓的东方情和中埃兄弟情。会谈在友好互信的气氛中很快达成共识,双方将按照“求同存异”的方针,共同努力争取开好亚非会议。

这次会谈也为中埃建交奠定了基础。翌年,即1956年,埃及政府不顾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的国际环境和压力,毅然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互派大使。

埃及成了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它的带头行动迅速产生连锁反应,极大地推动了中阿关系和中非关系的发展,在中东和非洲这两大地区把美国和西方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线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迫使美国节节败退。紧跟着中埃建交(1956年5月30日),叙利亚和也门也与中国建交(1956年8月1日和1956年9月24日)。

2019年4月,北京大学阿语系学生代表团访问沙特,出席第三届中沙青年学术对话项目。


在亚非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中,在打破美国对中国孤立和封锁的斗争中,在发展中埃、中阿和中非友谊的努力中,大家可以看到,阿拉伯语也有一份贡献。这给北大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以极大的鼓舞,成为历届学生培养热爱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自觉立志为促进中埃和中阿友好合作作贡献的好教材。

2


第二件往事发生在中埃建交后的1963年4月,周总理应纳赛尔总统的邀请,第一次访问埃及。当时随团的是高级英语翻译,但实际上只在正式会谈时用过,整个访问期间,尤其是一些群众性欢迎场合,总理讲话都是用阿语翻译。

欢迎群众一听是自己的语言,全场立即爆发长时间的欢笑赞叹声和热烈掌声,而讲话的内容更让他们深切地感到,新中国是埃及患难与共的真正的兄弟之邦,周总理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领袖,他代表中国、象征中国。今日见到的中国总理已如此伟大,可以想象得到,还没有见过的中国毛泽东主席当然更伟大了。

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埃及时参观狮身人面像。


总理访埃以前,埃及人在大街上碰上中国人,常常会问:“你是日本人吗?”因为埃及人分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相貌。而当时出现在埃及街头的日本人多,在埃及商店里的日本货也多,所以普通百姓只知有日本,不知有中国。

总理访埃后,埃及人都知道中国和周恩来了,这时大街上再碰上中国人或日本人,都只问:“你是中国人吗?”当你点头称是时,问者马上露出十分友好的笑容,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周恩来、周恩来,了不起、了不起!”,临走还频频招手。多么深挚的友谊啊!这友谊通过阿拉伯语的浇灌,已在埃及普通百姓的心田里生了根。 



— END —


   选自 | 《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50年外交历程》

作者 | 陈嘉厚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亲历两伊战争“袭城战”

江主席的西雅图之行

冷战人物觅踪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从经堂语到中埃、中阿友谊的桥梁(下)

陈嘉厚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